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3集课程复讲 |
|
王健学长 |
|
|
学习除了立志以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态度,就是学贵力行,我们学习一句经教,学一句就要做到一句,所谓解行相应,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提升起来.在唐朝时候,有一位高僧叫鸟窠禅师,唐朝诗人白居易,晚年喜欢佛学,他希望亲近这样的大德,来提升自己的学问,当他遇到鸟窠禅师,他就向禅师请教,说怎么学佛,"佛"是印度话,它本来的意思,本来的话叫"佛陀耶",中国人喜欢简单,把它直接翻成一个"佛"字,左边一个"人"字,右边一个"弗"字,这在中国造字叫形声字,形是人,声音是这个"弗","佛"这个字用中国话来解释就是觉悟的人,有智慧的人,再讲明白一点,就是明白的人,明白道理的人,学佛就是学做一个明白人。 鸟窠禅师就对白居易说,学佛就要做到"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"八个字,白居易听后哈哈大笑,说三岁小孩都知道,诸位朋友,你三岁时知不知道,从前教导善恶,教导做人,在哪里教?在家里,家教就教了,所以确实白居易说得没错,鸟窠禅师就回答他说,八十老翁做不得,都做不到,所以道德、学问的枢纽、关键,不在于你念到多少,而在于你做到多少,我们自已学与引导孩子学圣学贤,一定要确立这个正确的态度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